零售业运营总监常常面临一些难题。客户分层模糊,导致促销信息难以精准推送;促销信息群发无效,造成资源浪费;复购率持续下滑,影响企业的收益。不过,有一家美妆品牌通过企业微信4.0的客户标签自动化功能,在30天内实现复购率提升45%,还节省了60%的运营人力。接下来为大家详细拆解其核心操作。
企业微信SCRM:客户标签自动化功能深度解析
在传统的客户管理中,给客户打标签往往依靠手动操作。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且容易出现标签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客户需求难追溯,客户流失率高达30%。而企业微信4.0的客户标签自动化功能,实现了从传统手动打标签到行为数据自动归类的颠覆。
操作路径也很简单,在企业微信后台,依次点击「工作台 - 客户联系 - 标签管理 - 设置自动化规则」。比如,当客户浏览商品≥3次,系统会自动打标「高意向客户」;如果客户7天未互动,就会触发「流失预警」标签。
使用该功能后,效果显著。客户跟进效率从原来的5小时/天,降低到1.5小时/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就是企业微信SCRM客户标签管理的强大之处。
企业微信SCRM客户标签自动化的场景化落地
案例对比:传统方式与自动化标签的差异
我们通过实际案例对比传统方式和自动化标签的效果。在促销响应率方面,传统方式只有12%,而使用自动化标签后,促销响应率提升到38%。在客户分层耗时上,传统方式每天需要3小时,而自动化标签仅需0.5小时/天。
避坑指南
在使用客户标签自动化功能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避免设置超过5层的标签层级,层级过多会导致标签体系复杂,难以管理和使用。其次,关键行为定义需要经过AB测试验证,确保标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企业微信SCRM的联动策略
数据打通:企业微信标签与SCRM系统的结合
将企业微信标签同步至SCRM系统,实现数据打通。这样可以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客户信息,为后续的营销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微盛AI·企微管家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企业顺利实现数据打通。
实战组合拳:提升转化率和挽回率
通过一些实战组合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营销效果。比如,对标签客户推送定向优惠券,转化率能提升27%;当出现流失预警时,安排专属客服跟进,挽回率可提升33%。
微盛AI·企微管家的跟进任务功能
微盛AI·企微管家的「跟进任务」功能也非常实用。管理员可以配置任务明细,指定跟进对象、任务内容和跟进时间。员工在企业微信聊天工具栏查看任务要求后,根据客情制定营销策略,完成对客户或客户群的跟进,如发送内容、定期回访或修改群欢迎语等。
该功能与群发无关,不受企业微信群发次数限制。跟进任务包含跟进客户和跟进客户群两种类型。跟进客户适用于根据客情,制定内容联系特定客户的场景。
企业微信SCRM的其他优势
深入的行业积累
在企业微信的使用上,有着深入的行业积累。例如,有的企业耕耘腾讯生态7年,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基于腾讯生态开放接口不断调整产品力,实现产品共研。服务了15w+客户,对各行各业私域运营、客户管理理解深入。全员All in企业微信,组建超过7万个社群,并通过社群运营发掘潜在客户。还将实践经验形成产品复制给客户,并根据用户体验不断研发和升级产品,形成闭环。
引流获客功能
在引流获客方面,企业微信SCRM也有很多实用的工具。活码引流提供员工活码、客户群活码、区域活码等,能合理分配客户资产,快速搭建企业客户池。拉群工具可以自动给新老客户推送进群二维码,快速拉群。客服中心多渠道接入,免加好友即可一键发起沟通,并通过红包活码或员工名片高效转化客户。裂变增长通过任务裂变、群裂变、红包裂变等方式,以存量带增量,低成本迅速扩充企业微信客户池。
运营分析功能
运营分析功能也很强大。会话存档支持会话内容云端留存,满足企业内外部合规审计要求,还能识别敏感词、进行回复超时提醒。统计分析支持运营相关的统计数据,提供拉新分析、转化分析、员工和客户排名等功能。
企业微信 + 客户运营
在企业微信与客户运营的结合上,有内容中心提供海量内容素材,以侧边栏形式支持企业进行内容营销和高效触达。销售管理建立从线索、商机跟进到订单回款等销售过程管理,实现线上线下的统一。商城中心有丰富的营销玩法,精准统计业绩归属,缩短用户成交路径,实现快速变现。客户运营支持客户标签化、分类分级、消费偏好、流失提醒等,实现精细化运营。
3步搭建自动化客户体系
第一步,设置企业微信客户标签自动化规则,根据客户的行为数据自动生成准确的标签。第二步,将企业微信标签同步至SCRM系统,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共享。第三步,运用实战组合策略,如标签客户推送定向优惠券、流失预警时安排专属客服跟进等,提升转化率和挽回率。
扫码领取《企业微信标签设置模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使用企业微信SCRM的客户标签自动化功能。
微盛AI· 企微管家,作为企业微信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助力企业用好企业微信和AI实现内外一体的数智化增长,累计服务超过了15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60家500强企业,欢迎交流咨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