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作为一款重要的办公沟通工具,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然而,为了维护良好的使用环境,保障广大用户的体验,腾讯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严禁用户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各类不良信息。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不良信息的类型以及违规后的处理措施。

首先是诱导分享类信息。这类信息又可细分为利诱用户分享的内容和胁迫、煽动用户分享的内容。利诱用户分享的内容通常是需要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分享特定信息方可获得奖励的恶意诱导类内容。比如,以金钱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等利益方式诱导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分享或传播内容。有些商家为了推广产品,会在企业微信中发布消息,声称分享指定文章到朋友圈就可以参与抽奖,有机会获得高额现金红包或者贵重的电子产品。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利益诱导用户分享的行为。

胁迫、煽动用户分享的内容则是用夸张、诅咒性质言语来胁迫、引诱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分享的内容。像“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等表述,经常出现在一些文章的结尾,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产生心理压力,从而进行分享。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用户的自主意愿,也破坏了企业微信的正常交流氛围。

其次是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这类信息是由第三方软件、网页或终端生成的具有识别、标记功能的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对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造成诱导、骚扰、以任何形式未经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同意或者以欺骗手段获取最终用户关系链等用户个人数据和隐私信息的特殊字符集、特殊标识、特殊代码以及各类口令等。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特殊的识别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其企业微信的联系人信息,进而进行骚扰或诈骗活动。

再者是骚扰及垃圾信息等影响用户体验的信息。除前述违规内容之外,其他侵扰用户安宁,造成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使用体验减损或者影响企业微信软件正常使用和运行的骚扰及垃圾信息都属于此类。例如,批量或高频次发送的、由机器生成的或传播明显异常的非正常通信需求相关的内容。有些营销账号会在企业微信中批量发送广告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与用户的需求无关,而且发送频率极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最后是刷单炒信类信息。这类信息组织、煽动、威胁以及诱使用户实施虚构交易行为或发表不实评论。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店铺的销量和信誉,会通过企业微信组织用户进行刷单和虚假评论。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一经发现用户在企业微信中发布上述不良信息,腾讯将根据违规程度对企业微信账号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删除违规内容、限制内容的展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将内容处理为仅发布者自己可见等),并有权拒绝向违规账号主体提供服务,如限制与该主体相关账号功能、封禁与该主体相关账号等。

企业和用户在使用企业微信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发布不良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维护企业微信的良好使用环境,保障自身和其他用户的权益。

微盛AI· 企微管家,作为企业微信年度优秀合作伙伴,累计服务超过了15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60家500强企业。

微盛助力企业基于企业微信实现内外一体的数智化增长。

对外增长:

微盛核心产品是SCRM,接入Aigc,协助企业打通广告、短视频、直播、微信小店等营销链路,提供咨询、运营和技术服务,沉淀消费者到企业微信好友和社群,打通消费者在不同渠道的ID和数据,提高转化率和完成交易服务闭环,实现业务增长

对内提效:

协助企微原生的会议、文档、安全等服务落地,集成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化应用到企业微信,并提供定制服务,打通应用权限和壁垒,实现内部协作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