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对初创公司来说,客户是“命根子”——但很多创始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

●  客户资料散在员工微信、Excel表格里,想找个客户得翻半小时;

●  跟进节奏全靠员工记,经常“忘了联系”导致客户流失;

●  员工离职带走客户,新员工接手时“一无所知”;

●  想做精准营销,却不知道客户需要什么……

 

 

其实,初创公司的CRM体系不是砸钱买昂贵系统,而是用对方法+选对工具——先解决能把客户管起来的核心问题,再逐步优化管得好。今天结合15万+企业的实践经验,分享初创公司能落地的CRM搭建技巧。

 

 

一、第一步:先明确“要管什么”——初创公司的客户资料“极简清单”

初创公司人力、时间有限,不要搞复杂的客户字段(比如“客户的生日、爱好”),先抓4个“核心信息”,能覆盖80%的需求:

 

 

1. 基础信息:“能找到客户”的关键

●  个人客户:姓名、电话、微信(必选);

●  B端客户:企业名称、联系人职务、电话、微信(必选)。

 

为什么? 初创公司最核心的需求是“能联系到客户”,其他信息(比如生日)可以后续慢慢补,但“电话+微信”是底线——某初创电商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把客户的“微信+电话”同步到系统,员工再也不用翻微信聊天记录找电话,在企业微信聊天侧边栏就能看到。

 

 

2. 来源信息:“知道客户从哪来”,才能优化获客

●  记录客户的来源:抖音广告、朋友圈转发、线下活动、老客推荐……

 

为什么? 初创公司的预算要花在“能带来客户的渠道”上——比如某初创教育机构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渠道活码追踪统计功能,发现“抖音来的客户转化率20%,朋友圈只有5%”,于是把预算从朋友圈转到抖音,获客成本下降了40%。

 

 

3. 需求信息:“知道客户要什么”,才能精准跟进

●  记录客户的核心需求:比如“想要低成本的CRM工具”“需要定制功能”“对产品A感兴趣”。

 

为什么? 初创公司的销售话术要“精准”,不要“泛泛而谈”——比如某初创 SaaS 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标签功能,把客户标记为“想要低成本”“需要定制”,销售跟进时直接说“我们有适合初创公司的基础版,只要99元/月”,转化率提升了30%。

 

 

4. 跟进状态:“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避免“忘了跟进”

●  给客户打4个状态标签:未联系/已沟通/意向客户/成交

 

为什么? 初创公司的销售节奏不能乱——比如“未联系”的客户要优先打电话,“意向客户”要发产品 demo,“成交客户”要做复购提醒。某初创零售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状态提醒”功能,系统自动提示“该客户是意向客户,需要发产品链接”,员工跟进效率提升了25%。

 

 

二、第二步:用“低代码+自动化”解决“没人管”的问题

初创公司最缺的是“人力”——不能让员工手动录资料、打标签、记跟进时间。选一个能“自动干活”的工具,能帮你省出80%的时间。

 

 

1. 自动整合多渠道客户:不用手动录资料

●  从抖音、朋友圈广告、线下活动来的客户,自动同步到CRM(比如客户扫码加企微好友,系统自动把“微信+来源”同步到档案)。

 

案例:某初创餐饮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企微活码”,线下门店放活码,客户扫码加好友,系统自动记录“来源:门店”,员工不用手动录资料,节省了1小时/天的时间。

 

 

2. 自动打标签:不用记客户的需求

●  客户点了“连衣裙”链接→自动打“夏季裙装兴趣”标签;

●  客户问“贷款利率”→自动打“金融需求”标签;

●  客户下单→自动打“成交客户”标签。

 

案例:某初创美妆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智能标签”,客户点了“敏感肌产品”链接,系统自动打标签,销售跟进时直接说“您之前看的敏感肌产品,现在有试用装”,复购率提升了20%。

 

 

3. 自动提醒跟进:不用记“该什么时候联系”

●  客户3天没回复→系统自动提醒员工“发消息跟进”;

●  客户是“意向客户”→系统提醒“发产品 demo”;

●  客户成交1个月→系统提醒“做复购回访”。

 

案例:某初创 SaaS 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跟进提醒”功能,员工不用记跟进时间,系统会自动弹提示,客户激活率提升了15%。

 

 

三、第三步:用“企微+CRM”打通“沟通与管理”——避免客户流失

初创公司的客户很多在员工微信里,员工离职=客户流失,这是致命的问题。解决方法是:把微信客户导入CRM,用企微做沟通

 

 

1. 用企微活码:把客户“留”在公司

●  线下门店、朋友圈放企微活码,客户扫码加企微好友,自动同步到CRM(客户资料属于公司,不是员工个人)。

 

案例:某初创零售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企微活码”,把门店客户导入CRM,员工离职后,客户自动分配给新员工,客户流失率下降了30%。

 

 

2. 离职继承:员工走了,客户不走

●  员工离职后,客户资源自动分配给其他员工(包括客户的聊天记录、资料、标签)。

 

案例:某初创教育机构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离职继承”功能,员工离职后,客户资料自动转给新老师,新老师能看到“该客户之前问过‘课程时长’”,直接回复“您之前问的课程时长,现在有12课时的班”,续费率提升了15%。

 

 

3. 会话存档:聊天记录“可追溯”,避免纠纷

●  员工和客户的聊天记录合规存档(包括文字、语音、图片),管理层能查看,避免“员工承诺不兑现”的问题。

 

案例:某初创金融公司用微盛AI·企微管家(企业微信SCRM)的“会话存档”功能,客户说“之前员工承诺贷款利率5%”,管理层直接调出聊天记录,确认后兑现承诺,客户满意度提升了25%。

 

 

四、第四步:用“3个小数据”代替“复杂分析”——初创公司要“看得到结果”

初创公司不需要“高大上的BI分析”(比如“客户 lifetime value”),先看3个“能直接指导决策”的核心数据:

 

 

1. 获客渠道效果:哪个渠道“最赚钱”?

●  统计每个渠道的“获客数”“转化率”“成本”(比如抖音获客100个,转化20个,成本1000元;朋友圈获客50个,转化5个,成本500元)。

●  结论:抖音的“转化成本”是50元/个(1000元÷20个),朋友圈是100元/个,所以优先投抖音。

 

 

2. 跟进转化率:销售流程“卡在哪”?

●  统计“未联系→已沟通”“已沟通→意向客户”“意向客户→成交”的转化率(比如未联系到已沟通是50%,已沟通到意向是30%,意向到成交是20%)。

●  结论:“意向到成交”的转化率低,说明销售的“成交话术”有问题,需要优化。

 

 

3. 客户复购率:老客户“能带来多少收入”?

●  统计“成交客户中,3个月内复购的比例”(比如复购率10%)。

●  结论:复购率低,说明“老客维护”不到位,需要做“老客专属折扣”。

 

 

为什么用微盛? 微盛AI·企微管家的“数据小报表”能自动生成这3个数据,初创公司不用“手动算Excel”,直接看报表就能做决策——某初创电商公司用这个功能,把复购率从10%提升到15%,每月多赚5万元。

 

 

五、初创公司选CRM的3个“避坑技巧”

1. 别选“贵的”,选“能贴合场景”的:初创公司不需要“企业级功能”(比如“全球部署”),选能覆盖“获客→跟进→成交”的基础功能即可;

2. 别选“手动操作”的,选“自动化”的:能自动整合数据、自动打标签、自动提醒的工具,节省人力;

3. 别选“孤立”的,选“能整合企微”的:把微信客户导入CRM,避免员工离职流失。

 

对初创公司来说,搭建CRM体系是先解决核心问题,再慢慢优化

●  第一阶段:用“极简清单”管客户资料,能找到、能联系;

●  第二阶段:用“自动化”节省人力,不用手动录资料、记跟进;

●  第三阶段:用“企微+CRM”避免客户流失,把客户变成“公司资产”;

●  第四阶段:用“小数据”做决策,优化获客、跟进、复购。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