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HR常常面临一个高频痛点,那就是员工离职后,企业微信账号堆积如山。账号不及时处理,不仅占用系统资源,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比如,未注销的账号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企业信息泄露。本文将揭秘3步标准操作流程,重点解决【实名解绑失败】【账号无法注销】两大顽疾,即使是新手HR也能在10分钟内搞定。

前置准备清单

离职交接必查项(权限/数据/客户继承)

在员工正式离职前,HR需要对其企业微信账号的权限、数据以及客户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首先是权限方面,要检查该员工是否拥有特殊的管理权限,如管理员权限、部门管理权限等。如果有,需要及时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合适的人员。例如,若该员工是某个部门的管理员,负责部门成员的添加、删除等操作,那么在其离职前,要将这一权限转移给新的负责人。

数据方面,要确保员工将重要的工作文档、聊天记录等进行备份和交接。可以要求员工将相关文件上传至企业指定的共享文件夹,方便后续查阅和使用。同时,对于一些敏感数据,如客户信息、商业机密等,要进行严格的保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

客户继承也是关键的一环。企业微信支持将离职员工的客户资源分配给其他员工继续跟进。HR需要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确定合适的客户继承人员,并在系统中进行操作。在分配客户时,要考虑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负荷等因素,确保客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解绑实名前的数据备份技巧

在进行实名解绑之前,一定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除了上述提到的工作文档和聊天记录外,还需要备份与实名相关的信息,如实名认证的证件照片、人脸信息等。虽然企业微信有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但备份数据可以以防万一,避免因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丢失。

可以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企业的服务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并设置好访问权限,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使用。同时,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全流程操作图解

步骤1:管理员后台发起注销(配图)

管理员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在成员管理模块中找到离职员工的账号。进入员工账号详情页后,点击“停用成员”按钮,将该员工的账号暂时停用。停用后,员工将无法登录企业微信,但相关数据和权限仍保留在系统中。

接下来,在管理后台的“离职继承”功能中,选择该员工的账号,并设置好客户资源的继承人员。完成继承设置后,再点击“删除成员”按钮,正式发起账号注销流程。此时,系统会提示管理员确认操作,并要求输入管理员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2:人脸信息删除操作路径(避坑点)

在进行实名解绑时,人脸信息的删除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环节。首先,要确保员工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交接和数据备份。然后,管理员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在成员管理模块中找到该员工的账号。进入账号详情页后,点击“实名认证”选项,在弹出的页面中找到“人脸信息”一栏。

点击“删除人脸信息”按钮,系统会要求输入管理员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在输入密码前,一定要仔细确认操作,避免误删其他员工的人脸信息。删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人脸信息已删除”。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人脸信息可能无法直接删除。比如,员工的账号存在异常操作或未完成的任务时,系统会限制人脸信息的删除。此时,管理员需要先解决相关问题,如处理异常操作、完成未完成的任务等,然后再尝试删除人脸信息。

步骤3:实名认证解除的2种模式对比

企业微信提供了两种实名认证解除模式,分别是管理员强制解除和员工自行解除。管理员强制解除适用于员工无法配合操作的情况,如员工已经离职且无法联系到。管理员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在成员管理模块中找到该员工的账号,进入账号详情页后,点击“实名认证”选项,在弹出的页面中点击“强制解除实名认证”按钮。系统会要求输入管理员密码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即可完成实名认证解除。

员工自行解除则需要员工本人登录企业微信,在“我”-“设置”-“账号与安全”-“实名认证”中,点击“解除实名认证”按钮,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操作。这种方式适用于员工仍在职或能够配合操作的情况。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管理员强制解除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但可能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员工在其他平台使用该实名认证信息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员工自行解除则更加人性化,但需要员工的配合,如果员工不配合或忘记操作,可能会影响账号注销的进度。

高频问题急救包

场景:离职员工无法配合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离职员工无法配合进行账号注销和实名解绑的情况。比如,员工已经离开公司且更换了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到本人。这时,HR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方案:强制解绑的3种官方渠道

第一种渠道是通过企业微信管理后台的“强制解除实名认证”功能。如前面所述,管理员可以在管理后台直接操作,强制解除员工的实名认证。第二种渠道是联系企业微信客服。HR可以拨打企业微信客服电话,向客服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离职证明、工作交接记录等,请求客服协助处理。第三种渠道是通过法律途径。如果员工的行为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员工配合完成账号注销和实名解绑。

案例:某电商企业3天清理200+冗余账号

某电商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员工流动频繁,积累了大量的冗余企业微信账号。这些账号不仅占用了系统资源,还增加了管理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企业的HR部门制定了详细的账号清理方案。

他们首先对离职员工的账号进行了全面梳理,按照上述的前置准备清单和操作流程,对权限、数据和客户资源进行了妥善处理。在3天的时间内,成功清理了200多个冗余账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流程,企业可以高效地处理离职员工的企业微信账号问题。

建立企业账号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能够降低运营风险,释放企业资源池空间。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账号进行审查,及时清理冗余账号;在员工入职和离职时,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账号的创建和注销操作。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微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微盛AI· 企微管家,作为企业微信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助力企业用好企业微信和AI实现内外一体的数智化增长,累计服务超过了15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60家500强企业,欢迎交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