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常常遭遇客户流失、社群活跃度低、线索转化慢等问题。比如,有的零售企业客户流失率高达37%,社群活跃不足8%,线索转化周期超15天。不过,有某头部品牌通过企业微信SCRM方案,3周就实现了转化率提升210%。接下来,我们就来拆解其落地路径。
痛点破局
客户流失根源
客户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离职销售带走客户,导致跟进断层。当销售离职时,他们所负责的客户往往会随着他们的离开而流失,新接手的销售又需要重新建立联系,这中间就会出现跟进的空白期,很容易让客户感到被忽视,从而转向其他企业。
企业微信解决方案
企业微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是离职继承2.0功能,它能实现客户的秒级转移,并且包含完整的跟进记录。这样一来,新销售可以迅速了解客户的情况,无缝对接后续的跟进工作,保证客户不会因为销售的离职而流失。其次是客户标签云功能,它可以动态更新客户状态。例如,可以给客户添加“高意向 - 家具类”这样的标签,让销售能够更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合适的服务和产品推荐。
关键动作拆解
第一步:搭建客户池漏斗
搭建客户池漏斗,需要从公域引流开始,将潜在客户引导到企业微信上进行承接,然后再进行分层运营。公域引流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广告投放等,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当客户添加企业微信后,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和特征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
第二步:自动化培育体系
自动化培育体系的关键工具是群SOP和敏感词监控。群SOP可以实现社群SOP自动化,按照预设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自动发送消息和任务,提高运营效率。敏感词监控则可以及时发现客户对话中的敏感信息,避免潜在的风险。以母婴行业为例,通过微盛AI·企微管家的群SOP和敏感词监控功能,制定了7天培育路径,显著提升了复购率。在这7天里,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内容和时间,向客户发送育儿知识、产品推荐等信息,同时监控客户的反馈,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第三步:数据驱动迭代
数据驱动迭代是企业持续优化运营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会话存档分析TOP销售的话术,可以总结出有效的销售技巧和方法,供其他销售学习和借鉴。社群热度预警机制则可以实时监测社群的活跃度,当社群热度下降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激活。例如,当发现某个社群的活跃度明显降低时,可以通过发布有趣的话题、举办活动等方式,提高社群的参与度。
企业微信的更多功能助力运营
除了上述的核心功能,企业微信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比如,在红包发放方面,企业可以根据API开发文档进行开发,一次调用就可以给一个指定用户发送一个指定金额的红包。同时,还能按时间、状态、发起人、金额筛选红包发放记录,查看入口在【微信支付商户平台】>【营销中心】>【企业微信红包】>【企业微信红包记录】。
在向员工付款方面,企业微信提供了多种方式。可以直接从企业通讯录中选择员工或部门,直接付钱至对方的微信零钱;也可以上传文件批量付款,参考标准模板上传文件后,就能批量对员工付款;还能从企业微信管理后台选择报销单直接付款,提供一站式的报销、付款服务;另外,根据开发文档进行API接口的调用,一次调用可以给一个指定用户发送一笔付款,满足更多元的运营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按时间、状态、名称、金额等筛选付款记录,还支持Excel格式导出付款文件,方便核对,查看入口在【微信支付商户平台】>【交易中心】>【企业微信付款】>【企业微信付款查询】。
在向员工收款方面,企业可以从企业通讯录中选择员工或部门,通过企业微信向员工推送收款消息,方便员工进行付款;也可以参考标准模板上传文件后,批量对员工发起收款;还能使用二维码收款。
客服中心也是企业微信的一大亮点。微信客服支持微信内/外全渠道接入,无需添加好友,客户就能直接发起聊天。红包活码可以加好友发红包,提升添加临时会话访客为好友的成功率。同时,还能随时查看访客记录、服务过程会话详情。
营销转化盘活私域流量
客户进到私域后,核心是促活和转化。微盛AI·企微管家提供了四大促活工具、三大转化工具和三大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营客户。通过这些工具,企业可以找到引流效果好的方式,持续地优化和迭代运营拉新和转化的动作,不断标准化运营流程。
比如,在四大促活工具方面,微盛AI·企微管家有独特的功能。它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和偏好,自动推送个性化的消息,提高客户的参与度。还能举办互动活动,如抽奖、问答等,增加客户的粘性。另外,通过定期发送有价值的内容,如行业资讯、产品知识等,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的专业和关怀。
总之,企业微信SCRM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客户资产数字化、运营流程自动化和决策分析智能化。企业可以立即启动三项行动:进行客户池诊断,了解客户的分布和状态;优化标签体系,让标签更精准地反映客户需求;配置关键流程自动化,提高运营效率。
微盛AI· 企微管家,作为企业微信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助力企业用好企业微信和AI实现内外一体的数智化增长,累计服务超过了15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60家500强企业,欢迎交流咨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