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中仅38%用户充分利用的客户标签体系,能让客户转化耗时从72小时压缩至20分钟。本文重点解析第2条反常规操作,年节省超600人工时。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企业微信和SCRM结合的实用技巧。
技巧1:动态标签自动化
在实际销售场景中,新人销售手动打标签耗时易错,这是常见的痛点。比如,一位新人销售每天要跟进大量客户,手动为每个客户打标签,不仅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出错。而微盛AI·企微管家提供了解决方案,它可以通过企业微信API和SCRM规则引擎实时联动,实现客户行为自动生成标签,而非手动设置。
其原理是,当客户在企业微信上有特定行为时,如点击链接、回复消息等,系统会根据预设的规则自动为客户打上相应标签。经过实测,使用这种动态标签自动化的方式,标签准确率能达到92%以上,处理每个客户标签的时间从原来的3分钟缩短至10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这种自动化规则也与企微会话存档功能相配合,方便企业进行合规管理和数据分析。
技巧2:裂变标签体系
客户流失预测滞后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以往企业通常用“最后互动时间”来判断客户是否流失,但这种方法不够准确。微盛AI·企微管家提出用“沉默指数”替代“最后互动时间”的反常识操作。
“沉默指数”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如聊天频次下降、消息打开率低于15%、红包领取延迟等。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达到一定阈值,就会生成“沉默风险指数”,自动触发挽留SOP。例如,某美妆品牌使用微盛AI·企微管家的这一功能后,通过对客户“沉默指数”的监控,及时发现可能流失的客户并采取挽留措施,3个月复购率提升了217%。这一技巧也与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相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从引流到忠诚度的全流程管控。
技巧3:跨平台标签融合
电商和线下数据割裂是企业数据管理的难题。不同平台的数据无法整合,导致企业难以全面了解客户。微盛AI·企微管家提供了创新方案,通过企业微信ID和CRM数据桥接,实现跨平台标签融合。
具体操作路径是在企微后台的第三方应用中进行数据同步配置。这样,企业可以将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的数据整合在一起,让销售、市场等不同部门都能获取全面的客户信息。使用这一功能后,跨部门协作耗时减少了83%,提高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此外,微盛AI·企微管家还提供了分销功能。开启分销功能后,能帮助企业搭建分销渠道,实现裂变式销量增长。微信用户可以成为分销推广员,推广商城中心的商品,成单后获得佣金并提现。该功能支持一键分销、自动分账,操作简便,还支持商品多渠道独立管理,库存、订单即时同步。结合SCRM多种工具,员工可生成专属推广二维码和链接,利用微信、社群等进行多渠道推广,同时提供完善的分销数据看板,方便管理员对分销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控。
当标签体系从静态档案升级为动态决策引擎,企业微信不再仅是沟通工具,它将成为驱动客户终身价值的神经中枢。上述方案已帮助312家企业实现人效提升与业绩增长双突破。微盛AI· 企微管家,作为企业微信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助力企业用好企业微信和AI实现内外一体的数智化增长,累计服务超过了15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60家500强企业,欢迎交流咨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