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有这样一所新型公立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品学兼优,不仅成绩名列前茅,综合素质也过硬。它就是深圳明德实验学校,被誉为深圳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典范。作为跨校区的集团校,明德有4个校区,131个班级,体量可谓庞大;而且明德校园内铺设了极丰富的数字化工具,覆盖教学、选课乃至审批等方方面面,校长鲁江却说他们只用一部手机就能轻松管理。明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它的故事又能给其他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哪些启发?
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落实“双减”政策,从去年起,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丰富的拓展类课程。像明德就有400多门素质拓展课,范围更是非常广泛:舞蹈、篮球、尤克里里、计算机、甚至仿生机械。“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去设置的这些拓展课程,而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打开他们的视野。”鲁校长分享道。但如此多的拓展课,课程的申报就是个难题。在明德,每个老师都得设计一门拓展课,在申报表里写清楚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人数,再提交给教务去审核。如果用传统的纸质表或word文档来填写、提交申报表,教务挨个问近400名老师收表格,不光工作量大,也容易遗漏材料。明德用企业微信的微盘解决了这个问题。不需要教务手动收集,每位老师直接把自己的申报表上传到微盘的共享空间里,其他人就都能看得到,而且不像聊天中的文件一样会过期,也不会发生遗漏。这样做,教务审批课程的速度提升了许多。
课程开设好了,还要让4000多名学生的8000多个家长同时选课,这可怎么办呢?以前,班主任要在家长群里号召家长报名,家长在群里说的课程,老师需要一个个记下来,再汇总到年级,协调名额。有些课程很有趣,大家都扎堆报名,谁报上了,谁没报上,也没有报名的时间排序,没报上的班主任很难跟家长解释,班主任负担重。有的学校开发了选课系统,让家长帮孩子在线选课,但问题也不少:选课系统很不稳定,几百个家长同时涌入,网站很容易卡住甚至崩溃。而且这些系统都要电脑登录,家长往往需要提前蹲守电脑前,网站一卡还不一定能抢到想要的课。好好的选课,成了一件让家长十分焦虑的事。明德想到了一个很友好的方法:把选课系统做成小程序。因为企业微信和微信是互通的,明德的老师通过企业微信可以把选课小程序,一键群发给微信里的所有家长。家长在微信上点开选课小程序,就可以像网上购物一样,把孩子想报的课程快速“下单”。
而且有腾讯平台的技术保障,选课小程序十分稳定,即使一次性涌入8000名家长,系统也没有崩过。选课先到先得,结果公开透明。一个企业微信小程序,就这样让同时开设上百门素质拓展课成为了可能。
明德的教学质量一直在深圳名列前茅,年轻老师的成长速度也明显更快,其中的秘密就藏在先进的听课、评课方式,和非常充分的备课资料共享当中。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校长和老师们要经常去各个班级听课、评课。
传统的听课评课方式效率很低。对讲课老师来说,十几二十个人、尤其是校长坐在后头,心理负担特别大;对于听课的老师,要拎着板凳到处跑,听完课,还得空出一节课的时间,大家坐在一起评课,这样听一次课,一上午的时间都被占满了。而且,很多老师听完课还得回自己班上课。真把几十个人时间凑到一起评课是很难的。
明德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在企业微信建立了一个线上听评课平台。教务团队如果想听初三一班的课了,只要在手机或电脑上点一点进入初三一班,就能看到高清版的上课实况。
评课和讨论,就在企业微信群里完成。不用非得聚在一起,有空了随时在群里发表意见,而且观点都可以留存下来。教研活动的时空限制,就这样被突破了。
除了听评课,鲁校长还发现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可以被优化——备课。
过去,在备课环节,老师之间互相分享课件很是麻烦——微信里发送文件,容易过期;用U盘拷贝,可能携带病毒;想学习哪位老师的教案还需要一对一去要。而且,教案每个学期都在优化、更新,有时候大家互相传递的,又是旧资料。
于是,明德用企业微信的微盘建立了一个能供老师们合作备课的平台。所有经过课程实践形成的最优质的备课资源,都会上传微盘,微盘资料不会过期,老师们都有权限查看,甚至是跨校区的老师都可以用手机、电脑随时查看优秀老师的教案。
而且微盘里目录结构清晰,按照校区、学部、年级、学科、乃至备课不同轮次来分门别类地建立文件夹,即使一个新老师也可以通过目录快速找到对应的资料。
“企业微信微盘是我们学校的‘镇馆之宝’,现在明德所有的教研素材、海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鲁校长这样告诉我们。
鲁校长回忆,他刚来明德时,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每天都在发生的场景:他有时候离开办公室一小时去开会,回来的时候,办公室门外起码十几个老师排着长队等他,有的是采购单签字,有的是请假调课表签字。
作为校长,学校大小事宜全都要经过他确认、签字。不确认,校园很多环节就运转不下去。他就被困在办公桌前,没法走访校园的各个角落,去发现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
就说采购。明德每年有5000多万的采购量,在公立学校,哪怕是买一支笔,也需要主任审批、副校长审批、财务审批、校长审批。明德是多校区的集团校,很多采购员都要跑很远来找校长签字,但有时候一个领导不在办公室,流程就没法签完。
校长只有一个,校长的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时。“我觉得一定要用一种技术的手段把我解放出来,留更多精力去抓教学和管理,这才是校长最该做的。” 于是,明德开始把所有的审批流程都搬到企业微信上。现在,不论是采购、报销、还是老师请假,各类审批都可以在手机上集中处理。无需再一次次找校长手动签字,也能做到每一步审核都有据可查,财务合规。
除了审批,明德校内的大小物件和门禁打卡,也都能用一部手机管理。
在过去,鲁校长习惯于每早七点巡校。一次周一的巡查,他发现一个大教室的门没有关严,门缝里吹来一股冷风,推门一看:学生周五放学前忘了关空调,两台大空调空转两天,不仅浪费巨大,还有安全隐患。
忘关电器的现象非常常见,学校尝试过各种方式避免,但不论是通报批评、评选节能卫士班级、还是加装电表,都没能把它根本解决。每次想到这件事,鲁校长都非常不安。于是,他决定用技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物联网,结合企业微信,把全校所有教室里的灯、空调、投影、风扇,都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和班级课表,来设定好开关时间。学生到校7:30早读时,灯光已经亮起;8:00上课,投影自动打开;如果第二节是体育课,那电器就会全部关闭,等学生回来前再运转。这样一个自动化的管控平台,从企业微信就能直接开关、设置,很是便利。
此外,校园的门禁管理,要兼顾安全和方便,这在传统校区是很繁琐的:
以前,每个新学年,学生教室、老师办公室都要重新安排,每个老师都要调换钥匙。如果有客人来参观校园,校办的老师就得带着厚厚一铁盘的钥匙,才能打开不同区域的大门。于是,明德接入了一套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根据老师的职务来授权。像自己办公室,刷脸就能进入,非常快捷。考勤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不用手动登记,早上到学校,一刷脸就算打卡。这种“无痕”的管理,也让老师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现在,不管鲁校长在不在某个校区,校园运转都不受影响,因为有企业微信,他远程也能管理好整个学校。“企业微信已经像空气一样融入我们的校园工作了。”
教育局等政府部门每年都会给学校发布数量众多的指导性文件。尤其是在疫情和“双减”的背景下,像校园防疫措施这类紧急通知,都需要更及时地收取并在校内传递、落实。
在过去,明德的收文办文方式很传统,都是由专门的收文员,先从区政府官网上把文件下载下来,再一层层传给相关人员。比如一个深圳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通知,要先排队等鲁校长批示,然后再把公文转发给各学部主任,再由学部主任告知至各年级教导主任、全体老师去阅读、报名。
流程一复杂,落实就缓慢。
校长经常开完会回来就见桌上厚厚一摞文件;批到一半,又去奔赴下一场会议,期间又有新的公文纷至沓来。他不批完,材料就传不下去。有时候签完厚厚一叠文件,他累得手都发抖。待材料传下去后,又很难确认是不是相关领导、老师都看到了、读过了、落实了。许多公文通知就在微信群里流转,聊天消息一多,就被刷上去了。有时候老师错过公文,也是错过了评优的机会。
于是,明德在企业微信上建立了一套专门的办文系统。
通过数据的打通,校长只要点进办文应用,就能看到自己需要签批哪些文件。会议空隙十分钟,就能打开手机点一点、审一审。
校长审批完,收文员就在系统里把文件公示给所有相关的老师。老师打开应用就能知道自己需要查看哪些文件。读过了,就点一点“办结”表示收到。多少老师已读未读、已办未办,界面里都一目了然。
有了这套系统之后,处理公文变得非常便捷。每份文件都能保证传递到相关人手中,再也不用一层层转发材料、反复催办,办完就能自动存档。现在,鲁校长可以做到公文处理日日清,所有老师也都能及时阅办和自己有关的文件。公文传递、落实的速度就这样提高了一大截。
在明德,每个角色都在真实地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便利。鲁校长说,“许多老师经常开玩笑表示已经不能跳槽离开明德了,因为习惯了一个手机就能解决大部分事情的工作方式再回到传统校园,一定会不适应。”在未来,企业微信也希望能够继续帮助更多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让更多学校培养出成绩好、综合素质也好的学生,并为校园中的每个角色增添幸福感。
文章仅供分享,福利来了,添加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10大行业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