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为企业沟通和协作带来便利,但使用时也有规则要遵守。企业微信用户不能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一些不良信息,否则会被腾讯处理。

首先是诱导分享类信息。这类信息有两种,一是利诱用户分享的内容。有些内容要求最终用户或外部联系人分享特定信息才能获得奖励,像金钱、实物或虚拟奖品等,这属于恶意诱导。比如有些活动说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就能参与抽奖赢现金,这就是用利益诱导大家去分享。二是胁迫、煽动用户分享的内容。用夸张、诅咒性质言语来胁迫、引诱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分享,像“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等。这些话看似平常,但其实是在给用户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分享。

其次是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第三方软件、网页或终端生成的具有识别、标记功能的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若会对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造成诱导、骚扰,或以任何形式未经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同意,或者以欺骗手段获取最终用户关系链等用户个人数据和隐私信息,都属于违规。比如有些不明来源的口令,输入后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或者导致账号被盗用。

还有骚扰及垃圾信息等影响用户体验的信息。除了前面提到的违规内容,其他侵扰用户安宁,造成最终用户、外部联系人使用体验减损,或者影响企业微信软件正常使用和运行的骚扰及垃圾信息,也在禁止范围内。像批量或高频次发送的、由机器生成的或传播明显异常的非正常通信需求相关的内容。比如有些账号会不停地给好友发送广告,或者大量群发一些无意义的消息,这就会影响大家使用企业微信的体验。

另外,组织、煽动、威胁以及诱使用户实施虚构交易行为或发表不实评论的信息,也是不允许的。有些人为了提高店铺的销量,会组织用户进行虚构交易,或者让用户发表不实的好评,这不仅违反了企业微信的规定,也损害了其他用户的利益。

如果腾讯发现企业微信账号有违规行为,会根据违规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删除违规内容,限制内容的展示形式,比如将内容处理为仅发布者自己可见。腾讯还有权拒绝向违规账号主体提供服务,像限制与该主体相关账号功能、封禁与该主体相关账号等。

所以,企业和用户在使用企业微信时,要遵守规则,不传播不良信息。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微信的正常使用,维护良好的使用环境。

微盛AI· 企微管家,作为企业微信年度优秀合作伙伴,累计服务超过了15万家企业,其中超过160家500强企业。

微盛助力企业基于企业微信实现内外一体的数智化增长。

对外增长:

微盛核心产品是SCRM,接入Aigc,协助企业打通广告、短视频、直播、微信小店等营销链路,提供咨询、运营和技术服务,沉淀消费者到企业微信好友和社群,打通消费者在不同渠道的ID和数据,提高转化率和完成交易服务闭环,实现业务增长

对内提效:

协助企微原生的会议、文档、安全等服务落地,集成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化应用到企业微信,并提供定制服务,打通应用权限和壁垒,实现内部协作效率提升。